文博时空 作者 苏皖皖 广东肇庆古称端州,宋徽宗赵佶登基前被封为端王,端州正是他的封地。宋徽宗称帝后把端州改名为肇庆。闻名的“包青天”包拯曾在端州为官三载,并留下了“掷砚成洲”的传说,这儿的砚指的便是闻名的端砚。
端砚又称端溪砚,色紫质润,素有紫石、紫云、紫英之美称,因赏用兼优,被誉为“四台甫砚”(端砚、歙砚、红丝砚、澄泥砚)之首,这与肇庆当地共同的端石资料有很大联系,至今肇庆还散布着数十处砚坑,是我国闻名的砚台产地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发端于岭南的端砚也带有显着的岭南风情,海水云龙纹让波浪触手可及,螺蚌、鱼、荔枝、桐叶的造型也颇具岭南特征。广东省博物馆“紫石凝英”端砚艺术展展出了200余方精品砚台,让我们大开眼界,品尝砚之型、砚之德、砚之史。
端砚·海洋
步入展厅,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方巨大的砚池。细心打量,会发现上面雕有龙身龙爪、海水云龙纹。
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办理与研讨部副主任,“紫石凝英”端砚展策展人焦大明介绍,海水云龙纹是广东区域雕琢著作特别喜爱的纹样,与广东靠海的地域特征,当地的情面景物有很大的联系。
在广东省博物馆端砚展厅200余方精品砚台中,有海水云龙纹的砚台占比颇高,有些砚台乃至会直接以鱼形或岭南佳果的造型来制砚。
清道光 端石鱼形砚
砚背铭文:青青柳,贯之鱼,洋洋洒洒,应亦忘乎江湖
清道光 端石鱼形砚 砚背拓印
清乾隆 端石蚌壳砚
尺度: 长11cm 宽9cm 厚1.8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微带紫蓝。砚形雕如蚌壳,上饰二小螺,颇具生趣。
清同治 端石螺蚌砚
尺度: 长15cm 宽8cm 厚1.4cm
老坑石。砚形如螺蚌,螺身的砚堂可磨墨,螺口的涡形池可用作舔笔。
清 端石荔枝砚
荔枝是岭南佳果,又谐“利”音,以此形制砚,既具观赏性,又有好彩头。看来“谐音梗”古代就开端玩了。
今世 端石雕荔枝摆件
现在尽管日常日子中砚台的运用频次没那么高了,用端石雕荔枝讨彩头的传统依然撒播下来。
清乾隆 端石佛手砚
尺度: 长15.8cm 宽8cm 厚1.7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稍带紫蓝。砚堂遍及金线。砚作佛手形,形状传神。佛手为南边区域出产的种植物果实,形象似手,谐音“福寿”,在广东传统工艺中较为常见。
端砚·坑口
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一带,以及七星岩反面的北岭一带,散布着数十处砚坑,端砚的原资料端石就产自这些坑洞。其间老坑、麻子坑、坑仔岩等采石坑因出产的砚石非常贵重而声名远播,又被称为“三台甫坑”。
老坑,又称水岩,至迟宋代已有挖掘,老坑石色青灰略带紫蓝,石质细滑柔嫩,细密紧实。较常见的石品有冰纹、金线、银线、火捺等,其间尤以带鱼脑冻、冰纹冻、青花以及石眼等斑纹的最为贵重。麻子坑据传在乾隆年间,有一位名为“陈麻子”的人发现了此坑,并冒险挖掘,因此得名。麻子坑石与老坑石非常类似,有些乃至能够与之比美。坑仔岩则从宋代治平年间(1064—1067年)开端采石。
端石 上三坑地形图
清光绪 端石桐叶砚
尺度: 长18cm 宽14cm 厚1.9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微带紫蓝。石品斑纹绚丽多姿。砚背随形巧雕梧桐叶纹,生动特别。
清光绪 端石桐叶砚(反面)
明端石素长方砚
尺度: 长24.5cm 宽11.6cm 厚5.5cm
坑仔岩石。石色青紫稍带赤。有石眼,黄绿色,晕作六重。
清 端石云蝠石子砚
尺度: 长20cm 宽15cm 厚3.5cm
麻子坑石。石色青紫偏蓝。砚石中有鱼脑冻、胭脂火捺和石眼数颗。砚面与砚侧刻云蝠纹,雕工古拙,赋有动感。
策展人焦大明介绍,在很多坑口中,老坑石的挖掘反常困难,老坑洞口地形较低,洞底在西江水下,延伸百余米。旱季江水上涨时能吞没洞口,即便在干旱的冬天,洞内依然存有积水。采石大多选在冬天,排干积水是采石前必做的一项大工程。古时需求数十人排坐在洞内,用各种容器将洞内的积水一罐罐传至洞口,大约需求耗时一个多月才能将水淘干。
前史上曾数度封坑又数次重开。展厅里就有这样两块内容悬殊的碑拓,一块内容是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,当地民众以影响灌溉、阻碍风水为理由,禁绝挖掘老坑而做的奉禁碑记。另一块的内容则是“张之洞为挖掘砚石以备贡品事碑”。这块碑刻于清光绪十五年(1889),时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的张之洞,停息了以有碍风水为名,禁绝挖掘砚石的争讼,免除封禁,核准石匠挖掘砚石,并申明将悉数砚石挖掘赢利的对折用于营建端溪书院(今广东肇庆中学前身,原址在府城校区)。碑题“两广总督部堂兼署广东巡抚部院张,为挖掘砚石以备贡品事按”;落款为“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札”。并明令各级官吏衙役不得敲诈勒索,私受一砚一钱。不过现已封坑,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没有挖掘。
清乾隆 奉禁碑记拓片
清 张之洞为挖掘砚石以备贡品事碑(拓片)
清 张之洞为挖掘砚石以备贡品事碑(拓片)
张之洞掌管开发的老坑大西洞,出产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砚石,俗称“张坑石”。
清 端石荷叶砚
尺度: 长12cm 宽15.5cm 厚1.7cm老坑石。砚背过额雕饰荷花、荷叶。此砚石质石色石品皆优,或为“张坑石”。
清代书法家陈龄在《说砚》中历数了端砚老坑石的“八德”:“一曰历寒不冰,质之温也;二曰贮水不耗,质之润也;三曰研墨无泡,质之柔也;四曰发墨无声,质之嫩也;五曰停墨浮艳,质之细也;六曰护毫加秀,质之腻也;七曰起墨不滞,质之洁也;八曰经久不乏,质之美也。具此八德,质已迈常,信为古今之珍宝,可遇而不可求者也。”后世也将“温、润、柔、嫩、细、腻、洁、美”称为“端砚八德”。
明 端石蕉叶砚
尺度: 长19.1cm 宽12cm 厚3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微带紫蓝而偏蓝。有火捺、玫瑰紫青花、黄龙纹等。随形雕作蕉叶,线条流通。
明 端石刻花池椭圆形砚
尺度: 长15cm 宽10.5cm 厚2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带紫蓝。砚面有青花。砚额、池、唇雕饰卷草纹。
清乾隆 端石竹节砚
尺度: 长15.2cm 宽7.2cm 厚3.1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微带紫蓝。有鱼脑冻、玫瑰青花和翡翠点。砚形如剖竹。
清乾隆 端石山崖图砚
尺度: 长15.5cm 宽11.2cm 厚1.6cm
老坑石。石质细密坚实。有翡翠纹。雕工依砚材的天然形状,刻成山崖洞石之状。
清乾隆 端石桃形砚
尺度: 长12cm 宽7.7cm 厚2.8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灰偏紫。砚堂中有火捺、玫瑰紫青花。砚面雕双桃形。
清乾隆 端石壶形砚
尺度: 长14cm 宽10.5cm 厚1.9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紫微蓝。砚面作壶形。
清乾隆 端石李遐龄铭松云图砚
尺度: 长21.2cm 宽16.2cm 厚3.7cm
老坑石。石色青紫。刻工随天然石色浮雕山石松云。衬石眼为皎月,悬于松云之间,颇得“明月松间照”之意。
端砚·砚林
策展人焦大明介绍,砚的前史非常长远,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。前期的“砚”也称作“研”,由日子上的研磨器开展而来。汉代今后,砚台的原料变得愈加丰厚,石砚、瓦砚、瓷砚、玉砚、金属砚、漆砂砚等,品类多样,奇光异彩。粤博端砚展厅里,陈列了从古至今多种原料的砚台,令人大开眼界。
陶砚制造始于汉代,瓷砚自西晋开端盛行。
东晋 青釉三足陶砚
尺度: 口径12.5cm,底径10cm,高4.2cm
这方陶砚圆形,子母口,平底,下承三足。砚内无釉,心里有多个支烧痕。外施青釉,釉面有细碎开片,釉面莹亮。
唐 双足箕形铜砚
用金属制砚,有铁砚、银砚和铜砚。
清 永和元年砖砚
尺度:长14.5cm,宽12cm
秦砖汉瓦,细密坚实,清中期金石学大兴,以古砖瓦制砚盛行。这些砖瓦大多是宫廷破坏后的留传物,因是皇家之物,所选土质极为细润,炼制水平也很高,制成的砚不渗水且发墨好。
清 青玉凤字砚
清 青玉蝉形砚
玉砚的悠长前史可上溯至殷商时期。我国自古以来以玉为美,米芾《砚史》中将玉砚列于诸石之前。玉砚适于彩墨,首要用于研朱砂。
清康熙 青花八卦纹瓷砚
瓷砚在魏晋时期现已呈现,明清时期瓷砚的种类繁多,以青花瓷砚较为多见,有的还与笔筒、笔架、水盂、墨床等配成文房套具。
清 淌池漆砂砚
据史料记载,漆砚的制造大约始于西汉,而漆沙制砚则始于宋代。漆砂砚是以一种轻细金刚砂谐和适度的色漆,髹涂于木质砚上所制,具有简便和漂亮有用的特征。漆沙砚是别具特征的砚品,为砚林增添了新的种类。
端砚·传说(小标题)
端石产地在广东省肇庆市,古称端州。宋徽宗赵佶登基前被封为端王,端州正是他的封地。宋徽宗称帝后把端州改名为肇庆。闻名的“包青天”包拯就曾在端州为官三载,并留下了“掷砚成洲”的传说。
因端州盛产砚台,包拯的上一任们趁着朝贡的时机,总会私藏数量高达进贡数量几十倍的端砚,以权谋私,当地大众苦不堪言。包拯就任后一改陋俗,指令按贡数征收,绝不多收一方。传说当包拯离任时,船行至羚羊湾邻近,遽然乌云密布,波涛汹涌。包拯感到事有奇怪,发现竟是手下私自收了当地乡绅的一方端砚。包拯一怒之下,掷端砚于江中,瞬间惊涛骇浪,云开日出。相传包拯掷端砚的当地,后来隆起来一块陆地,也便是现在的砚洲岛。
鼎湖砚洲岛坐落鼎湖山之南,因宋朝包公“掷砚成洲”传说扬名。
据清代计楠《石隐砚谈》记载:“东坡云,端溪石,始出于唐武德之世。”武德为唐高祖年号,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,由此计算,端砚面世已有1380多年。唐朝文学家李肇在《唐国史补》里写到:“内邱瓷瓯,端州紫石砚,全国无贵贱通用之。”前期的端砚姑且默默无名,相传直到某次科举考试后刚才一鸣惊人,为全国知。这便是闻名的端砚“呵气成墨”的典故。
端砚“呵气成墨”
听说唐代末年,端州(今广东省肇庆市)有位梁姓举子赴京赶考,考试时冰天雪地,磨出的墨汁很快冻成了冰无法书写。合理其他举子束手无策之时,梁举人拿出老家端州用端石制成的砚台,对着砚台悄悄呵气,砚台中很快呈现了薄薄的水雾,梁举人借水雾研墨,再呵气止冻,顺利完成了考试,并一举考中进士。端砚“呵气成墨”的美谈就此传开,端砚也逐步为中原区域的文人所熟知。
策展人焦大明介绍,好的端砚石质细腻,温润如玉。将手掌在按在端砚上,掌中
的湿气很快会在砚面留下一个手印,由于端石特别的石结构比较简单存住水。因此才有端砚“呵气成墨”典故的撒播。
明崇祯 端石闲足道人长方砚
尺度: 长17.5cm 宽10.5cm 厚6.4cm
这方砚台的旁边面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此石为老坑所最可贵者。阴天尝作微汗,即可试墨。性温如玉,廉刿能割,故识以传。崇祯庚辰春,闲足道人书。”
明崇祯 端石闲足道人长方砚 旁边面铭文拓片
参考文献:
1、《紫石风流-现今世端砚精品选》,广东省博物馆编,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。
2、《石隐砚谈》,(清)计楠撰,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。
3、《唐国史补》, (唐)李肇,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。
4、《砚史砚谱》,(宋)米芾,我国书店出版社2014年版。
图片 | 广东省博物馆、苏皖皖
排版 | 小谢
规划 | 子彤
【文/观察者网 吕栋】日前,商场调研组织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现,本年第三季度,欧洲(不含俄罗斯)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00万部,同比下滑6%,这已是欧洲手机出货量接连第10个季度同比下滑。观察者网...
【环球时报驻泰国特约记者 朱潇逸 环球时报记者 尹野平】编者的话:日本媒体近来报导了有关泰国人热心购买我国手办的现象。事实上,我国玩具职业早在30年前就踏上了“出海”之路,但彼时首要是“产能出海”,大...
8月6日,马龙、许昕和樊振东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中,以3比0横扫德国队,使我国乒乓球队东京奥运会的奖牌数定格为4金3银。我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赛后点评了国乒的每名参赛队员,特别高度赞扬了女队小将孙颖...
NO.1 隔夜商场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纷歧,均录得周线两连涨,道指涨0.09%,续创新高,本周累涨1.61%;标普500指数跌0.19%,本周累涨1.36%;纳指跌0.36%,本周累涨1.49%;大型...
央广网姑苏11月17日音讯(记者郑楚豫 王姝姝 庄滨滨)近来,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审结一同托付合同纠纷案——当地一彩民托付店东购买彩票,却因店东忘掉出票而失去大奖。据了解,李某系彩民,张某系我国...
□杨怡雯(大理大学)4月19日,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。60901号选手“天工Ultra”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果夺冠,完成了21.0975公里的应战。(4月19日 汹涌新闻...